白酒是一個特殊的產品,因為它包含了中華文化的精髓——既有中國人生活習慣的訴求,也有中華民族的健康理念,更凝聚了前人代代相傳的努力。與其說白酒是一個產品,不如說它是一種文化。而酒曲與中醫之間文化的碰撞和融合,一直都是白酒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發展方向。
酒曲是釀酒的重要原料,酒曲當中又以藥曲為最 佳。俗話說“好曲釀好酒”。中國自古有“無藥不成曲”的說法。據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帛書《雜療方》記載可見,西漢初年,先人就有釀酒加入藥材的工藝。元宋伯仁在《酒小史》中明確記錄了“漢武百味旨酒”,所謂“百味旨酒”就是指上百種本草連同糧食、酒曲釀成的酒。上古時期從中原遷徙到貴州的水族,至今傳承著采藥制曲的傳統,幾味主要的草藥更是被編進“敬酒歌”中永世傳唱。
北宋時期重要的釀酒專著《北山酒經》,詳細總結了釀酒制曲工藝的理論與實踐。該書把酒曲分為三類。一類為;罨曲,其中包括頓遞祠祭曲、香泉曲、香桂曲、杏仁曲等4種;第二類為風曲,包括瑤泉曲、金波曲、滑臺曲、豆花曲等4種;第三類為曝曲,包括玉友曲、白醪曲、小酒曲、真一曲、蓮子曲等5種。共計13種。對每一種酒曲都詳細介紹了制作方法、過程及注意事項項。特別是對于配方、用料、用量、用法所述甚樣。如香桂曲的用料是:“白面一百斤,分作五處。木香一兩,宮桂一兩,防風一兩,道人頭一兩,白術一兩,杏仁一兩,去皮尖,研細?!逼渲品ㄊ?;“右件為末,將藥亦分作五處,拌入面中。次用蒼耳二十斤,擇凈剉碎,入石臼搗爛。入井花水二斗,一處揉,如藍相似。取汁二斗四升,每一分使汁四升七合,竹箥落內,一處拌和。其踏罨與頓遞祠祭法同?!?nbsp;
《北山酒經》所載酒曲13種,無不用藥材者,這證明了中國古代“無藥不成曲”的歷史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