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餅婆,又叫酒餅子,學名紫玉盤,是農村山林里很常見的一種植物,果實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或深紫色,可以食用,味道甘甜可口,同時它也是一種具有眾多藥用價值的山草藥,一般生長在低洼山谷或灌木叢中。
酒餅婆的花朵,花瓣呈紫紅色,中間托著淡黃色的花心,形似玉盤,所以被稱作紫玉盤,但農村小孩一般只知道它叫酒餅婆或酒餅子,果實成熟后味道甘甜并夾帶著清香味,孩子們特別喜歡摘它來吃。
酒餅婆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,還能用來制作酒餅。酒餅,亦即是酒曲,是釀酒時需要加入米飯中幫助米飯發酵成酒的一種介質,有了酒曲才能釀制出香甜的米酒。酒餅婆可以用來制作甜酒曲、白酒曲還有黃酒曲,制曲時可以用果實部分,也可以用葉子部分,或者根莖葉一同使用都是可以的。
如果能尋找到足夠多的酒餅子,光用果實制作甜酒曲效果更好,而白酒曲和黃酒曲的制作則需要加入其它植物相互配合,這些植物有:辣蓼、桑葉、桂葉、田邊草等等,要將所有植物切碎曬干打成粉,再拌入大米粉中用水和勻后捏成丸子發酵。
酒餅制作一般選擇在秋天進行,因為秋天溫、濕度適中,不冷不熱的天氣才更加適合菌絲的生長,但秋天的酒餅婆雖有果實,卻未曾成熟,果子還是綠色的,味道也還是酸澀的,只不過這一點對制作酒曲并無多大影響,成不成熟都是可以用來制作酒曲的。
況且制作酒曲一般都需要提前準備植物原料,因為黃、白酒曲需用的植物較多,很多時候并不能在同一時間內集齊所有原料,只能邊采集邊晾曬,每找到一種原料后都先切碎曬干,等所有植物采集完畢后再使用,又或者曬干后先貯藏起來等到天氣適宜的時候再制作酒曲。
當然,如果能一次性把植物原料采集完畢,鮮用也是可以的,直接搗爛或浸泡濾水使用就可以了。
酒曲簡單做法:
將酒餅婆和所有原料粉碎拌進米粉中,用適量清水拌勻后捏成丸子或切成方塊,酒些母曲粉放入培養室發酵48小時,待長出菌絲后取出晾干即成。
你認識酒餅婆嗎?是否吃過這種野果?也知道它能用來制作酒曲么?